【302edu解析】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故C项正确;北宋疆域小于汉唐,这一建制不是为了扩大统治范围,故A项错误;材料是反映的是行政机构,密切经济交流并非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不是改革官吏制度,故D项错误。

3."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

A. 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 脱离现实,学不致用

C. 考试内容规范合理

D. 制度具有公正合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认为科举制虽有弊端,但还是培养了大量人才,具有公正合理性,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讲"所试科目不合时用"但"制度则昭若日月",其强调的是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培养了人才,B不是其强调的重点,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科举考试内容规范合理,故C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朝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20世纪清末初废除。

4.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A

【解析】

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应该交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事裁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