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8.3 明治维新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8.3 明治维新 作业第3页

  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

  (1)材料一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施行起到什么作用?(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及原因。(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需捕捉材料一图片有效信息,西装和剪发的流行属于明治维新之文明开化方面的改革措施;第二小问可从日本明治维新的长远意义思考,如促进了日本近代化。第(2)问的两小问可依据材料二中的因果复句,逐一得出。

  答案:(1)措施:倡导"文明开化"。(如答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也可给分)

  作用: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

  (2)后果:国力疲惫,人心浮薄。原因:学习西方本末倒置,浮于表面而不及本质。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或由于不得其道,误其方向,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其论虽似高明,但能身体力行者甚少。"

  --《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2年9月,文部省在《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的教育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学制序文》体现了日本怎样的教育主张?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10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和"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两句话概括。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引言的内容概括其教育主张,从明治维新对近代化影响的角度概括其影响。

  答案:(1)弊端:教育没有普及;内容脱离实际。

  (2)主张:学校教育应服务于人的修身立世、发展产业;国民皆学。

影响: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