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案

1.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项,强颜(qiáng)--qiǎng;项,B项,骄横(héng)--hèng;D项,菲薄(fēi)--fěi。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项,报歉--抱歉;B项,幅原--幅员;D项,振撼--震撼。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C项,"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是并列关系,把逗号应该改为顿号。故选C。

4.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A项,外强中干: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使用正确。B项,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修饰"老歌",应改"耳熟能详"。C项,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 的一刹那间。形容时间极短。使用正确。D项,日薄西山:比喻人到老年或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使用正确。故选B。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5.D

【解析】

A缺主语 B句式杂糅 C逻辑错误

6.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表露了作者得过且过的人生观"错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故选D。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