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D. 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董仲舒新儒学确立为统治思想,从而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使先秦儒学中浓厚的"民本"思想得以推广、发展,"遂使君主专制的政治弊害得以减轻和纾解",故D项符合题意。董仲舒的新儒学推崇君主专制,是对儒法思想的融合和发展,故AC两项错误;"屈民而伸君"主张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违背了"民贵君轻"理念,故B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解答本题需把握材料"但骨肉之间实含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血脉""最早得益于",并结合汉武帝时期的儒学发展状况。儒家思想主张"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材料体现了民本思想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得这种作用能够得以"周身流转"。

6.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材料反映出

A. 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 佛教被改造成为正统思想

C. 佛教获得统治者大力支持

D. 佛教发展过程日益本土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可知当时佛教主动融合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现佛教吸收传统儒家思想以提高自身地位的本土化现象,故D项正确。A项,儒佛两教主张不尽相同,故"趋同"说法错误,排除。B项,儒家思想一直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故排除。C项,题干信息未体现佛教受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排除。

7.1978 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不少报纸全文转载。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