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6 第一单元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第1课时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6 第一单元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第1课时 作业第2页

解析:该题考查Cl2的性质,Cl2本身并无漂白性,是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因此根据题目叙述关闭B时C处布条不褪色而打开B时C处布条褪色,说明Cl2经过D时被干燥,故D中应为浓H2SO4。

答案:A

综合运用

6.K35ClO3与H37Cl在酸性溶液中反应后生成氯气,则该氯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70.7 B.71.0 C.72.0 D.73.3

解析:K35ClO3+6H37Cl====K37Cl+335Cl37Cl↑+3H2O,根据反应原理知生成的3 mol Cl2中,有1个35Cl原子,5个37Cl原子,故该3 mol Cl2的质量应为1 mol×35 g·mol-1+5 mol×37 g·mol-1=220 g,因此=73.3 g·mol-1。

答案:D

7.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卤素离子X-(X-可能是Cl-、Br-或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中依次含有( )

A.Br-,Cl-,I- B.I-,Br-,Cl- C.Br-,I-,Cl- D.Cl-,I-,Br-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卤素之间的置换反应和单质水溶液的颜色以及推理能力。

根据卤素按F、Cl、Br、I顺序,单质氧化性递减,还原性按F-、Br-、Cl-、I-渐强的规律(这是解题的关键),甲溶液加淀粉和氯水混合后,未出现蓝色,说明甲中无I-,溶液为橙色,说明有Br-。再加入丙,若溶液变蓝说明丙中含有I-,题目中无此现象,说明丙中无I-,含Cl-,则乙中含I-。

答案:C

8.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示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分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解析:该题考查Cl2的性质。首先生成的Cl2为黄绿色气体;②中发生反应:Cl2+2NaBr====Br2+2NaCl应出现Br2水的颜色--橙色;③发生反应:Cl2+2KI====I2+2KCl,I2使淀粉变蓝;④中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颜色仍为原来颜色。

答案:A

9.制备下列物质的实验中,其应用的原理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是( )

A.实验室用氯酸钾加热,有氧气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