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沪科版选修3-3 空气湿度与人类生活 第1课时 作业
2017-2018学年沪科版选修3-3   空气湿度与人类生活   第1课时    作业第4页

  B.达饱和状态时,液面上的气体分子的密度不变

  C.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可以通过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来实现

  D.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可以通过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来实现

  E.一定温度下,未饱和汽的密度小于饱和汽的密度

  【解析】 饱和状态是指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分子数和返回液面的分子数相等的平衡状态,此时分子密度不变,A错,B、E对;在一定温度下,减小体积,增大分子密度,能使未饱和汽转化为饱和汽,C对;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增大了饱和汽压,不能使未饱和汽达到饱和状态,D错.

  【答案】 BCE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绝对湿度跟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B.人们的有些病症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

  C.干湿泡湿度计上,两温度计的示数的差值越大,说明空气就越潮湿

  D.只要气温不高,人们就一定不会感到闷热

  E.只要相对湿度较大,气温不算高时,人们也一定感到闷热

  【解析】 由相对湿度的定义知,A正确;B中所述的情况,就是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的一个例子,B正确;两温度计示数差值越大,说明湿泡上的水蒸发越快,空气越干燥,C错误;若空气相对湿度大,尽管气温不高人们也会感到闷热,D错误,E正确.

  【答案】 ABE

  15.夏季引发中暑有三个临界点:气温在30 ℃,相对湿度为85%;气温在38 ℃,相对湿度为50%;气温在40 ℃,相对湿度为30%,它们的绝对湿度分别为多少?由此得到怎样的启示?(水在三个对应温度的饱和汽压分别为31.82 mmHg、49.70 mmHg、55.32 mmHg)

  【解析】 由题可知,水的饱和汽压在30 ℃、38 ℃、40 ℃时分别为ps1=31.82 mmHg,

  ps2=49.70 mmHg,ps3=55.32 mmHg

  由相对湿度的定义关系式B=得p=B·ps,由此可得

  p1=0.85×31.82 mmHg=27.05 mmHg,

  p2=0.50×49.70 mmHg=24.85 mmHg,

  p3=0.30×55.32 mmHg=16.60 mmHg,

  由上述结果可知,对人影响比较大的不是绝对湿度.

  【答案】 27.05 mmHg 24.85 mmHg 16.60 mmHg

  对人影响比较大的不是绝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