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别写得极其悲壮。荆轲属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典型,而且他的选择没有无奈,没有哀怨,有的只是豪壮与慷慨。至此,荆轲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超越。易水悲歌是一种视死如归的超拔。

  李长之在《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中评述道:"司马迁爱一切奇,而尤爱人中之奇。人中之奇,就是才。"司马迁在所爱的才之中,最爱的是哪一种?一般地说,超凡的才智,是不平庸,或不安于平庸,或意识到自己不平庸的。《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就是司马迁所钟爱的具有超凡的才智的一位悲剧性英雄。司马迁通过"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反围剿战"及随大将军卫青进行的人生最后一战等内容的描写,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李广骁勇善战、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英雄本色,让读者领会到李将军天下无双的才气。李广之才越是卓越超凡,与他的"不遇时"、"数奇"、不被封侯的事实相比,与其他才能不及李广反而被封赏的人相比,李广人生的悲剧性就越是深刻。

  在司马迁的人物列传中, 彭越、黥布、韩信都是汉朝得天下的大功之臣,作为汉初的异姓王,他们的超常功绩令人非常钦佩,而他们的人生结局也大同小异,令人悲愤痛惜。"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就是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真实原因。正因为他们屡建奇功,功绩超常,所以他们的被害才更具有悲剧效果,更具有震撼性。

  当悲剧主人公面对人生的困境,经过顽强的抗争,最终陷入死亡与屈服的两难境地时,超然地面对死亡,那么这种死亡反而更加具有美学意义。死亡是悲剧主人公最激烈的抗争,是最超越现实的悲剧性所在。项羽自刎于乌江令人惊骇。虽然项羽自身的性格存在着一定的弱点,但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通过合理的艺术加工渲染英雄末路的悲壮。"虞兮虞兮"的悲歌,"天之亡我"的反复呼告,瞋目吓退赤泉侯数里的气势,宁死愧见江东父老的诉说,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的举动,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加工,使项羽的死亡超越了他在历史事实中的成与败,更加有力地彰显了项羽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他自刎乌江,将自己高贵的头颅用自己的手亲自割下送给仇敌,这使我们认识到"勇气在于勇猛无畏的灵魂,连同其坚定性及真实性一道所显示的从容赴死的能力"。当悲剧主人公自由地选择了毁灭,并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迎向死亡的时候,观众发现毁灭本身乃是实在的胜利。他超然面对死亡,用不同于常人的悲剧性结局,实践了一生的守护,即生命的极度尊严与价值。

  悲剧人物虽然以悲剧结束,或在生命中不断被困苦厄运所缠绕,但"生命的真实没有在失败中丧失,相反,它使自己完整而真切的被感觉到。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史记》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这正是司马迁在深刻的体悟中,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通过浓墨重彩的艺术描写,使得这些悲剧更具有震撼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崇高美、悲壮美。

4.关于《史记》人物悲剧之美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面对灾难表现出的超拔行动,使他们高昂的精神在人们的心中定格为一种悲壮美。

B.人物超凡的才智与人物在现实中遭遇的不公平命运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出深刻的悲剧感。

C.人物功绩超常,最终却因为"勇略震主"而被害,所以他们的被害更具有悲剧的震撼性。

D.人物面对人生的困境,经过顽强的抗争,守护了生命的极度尊严与价值,体现出悲剧美。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最突出的是举例和引用论证,二者结合使文章既有典型实例作具体印证,又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B.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为了证明才能不及李广的人反而可以被封赏,由此表达对统治者的批判。

C.文章选取彭越、黥布、韩信为例进行类比,突出他们结局的同中有异,揭示了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真实原因。

D.文章从四个角度阐述了《史记》人物的悲剧之美,一层比一层详细。最后对项羽的悲剧结局的价值阐述最为详尽。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中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不仅是由于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且是太史公在选题上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从而映衬而出的。

B.由第二段可知,《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豫让、聂政等刺客,太史公将他们都描绘成了以超拔的行动和死亡进行较量的英雄。

C.在记叙项羽之死的时候,太史公通过合理的艺术加工渲染英雄末路的悲壮,目的是彰显了项羽的英雄风采,淡化项羽的性格弱点。

D.悲剧主人公自由地选择了毁灭,并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迎向死亡,由此产生的崇高美与悲壮美证明了只有毁灭本身才是实在的胜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沈从文

  北京城什刹海杂戏场南头,煤灰土里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一个年纪已经过了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①从后海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他既无小锣,又无小鼓,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其余什么东西也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把那双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地位既那么不适宜,天气又那么热,心里明白,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游海子的闲人牵引过来。老头子便瞻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打着招呼,也似乎正在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大爷们回家去还会同家中学生说:'嗨,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

他又轻轻的说:"可不是,你就从不出汗,天那么热,你不出汗也不累,好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