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843年前关税税率比较高,1843年新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而究其原因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即中英协定关税,造成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故C正确;通商口岸的开放与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中国关税税率的变动,无法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无法体现商品输出的泛滥,排除BD。

6.1912年2月1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合理解读"袁世凯剪辫"行为,应注意

A. 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

B. 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D.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后"剪辫"在当时是支持革命的体现,结合材料1912年2月16日"袁世凯剪辫"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是在特定条件和特殊时机下进行的,既受当时复杂政治形势的影响,也是袁世凯政治手段的表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选B项;"袁世凯剪辫"是单个历史事件,不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不适合用"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等原理来解释,故A、D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问题,故C项错误。

【点睛】对历史事实的解读,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1912年2月l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要特别注意"袁世凯剪辫"是在他当选临时大总统之后,是受当时复杂政治形势的影响,也是袁世凯政治手段的表现。

7.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 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 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 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 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