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业)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业)第4页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解析 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2017·江苏盐城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材料四

项目 1928年 1940年 增幅(%) 钢(万吨) 430 1 830 326 谷物(万吨) 7 300 9 550 31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办法"是什么?你认为这一"办法"错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苏俄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斯大林时期又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政策?怎样正确评价这一政策?

答案 (1)办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战争结束后也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