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历史全一册【302edu解析】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三历史全一册【302edu解析】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界开始互动,不属于立国外交,故C排除;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此时的外交属于强国外交,不属于立国外交,故D排除。

【点睛】立国外交主要是指1949-1978年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前30年。在这一阶段,基于国内外各种客观因素互相交织导致的综合结果,党将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和政权稳固作为头等大事,内政外交均为此服务。所谓立国外交,就是说新中国的基础还不稳固,还有可能被国内外敌人推翻,国家安全受到很大挑战,政体和制度还存在较大风险,因此这一阶段的外交目标是确保新中国能够站得稳、立得住,国家不被颠覆,政权不改变颜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作出和平是世界发展的主题的重要论断。

9.意大利学者彼得罗•彭梵德指出:"尽管'民族'这个词有着极广泛的含义(包括王国、城邦及最野蛮的部落),然而那些民族均为围绕地中海盆地的文明民族。当时在这些'万民'之间,共同的起源,古老和频繁的交往,共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早已造成大量的共同习惯和制度。"由此可知

A. 万民法造就了罗马帝国统治

B. 罗马法的发展存在客观基础

C. 罗马扩张是区域文明的诉求

D. 万民法弥合了古老民族差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万民法是在罗马共和国过渡成为罗马帝国之后,为了便于统治制定的,故A排除;罗马法之所以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不断变化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故B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罗马扩张的诉求,只强调了罗马法不断完善的过程,故C排除;材料中没有强调万民法的发展与古老民族差异之间的关系,故D排除。

10."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