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5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作业(2)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5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作业(2)第3页

  C.α粒子轰击铝箔F上打出的某种粒子射到屏上产生的

  D.粒子中放出的γ射线射到屏上产生的

  【解析】 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是N+He→O+H

  这是原子核的第一次人工转变,世界第一次发现质子的实验,而本题出现的闪光是α粒子从氮核里打出的质子穿过铝箔射到屏上产生的.【答案】 B

  7.某校学生在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时,收集列出了一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和可供利用的射线(见下表),并总结出它们的几种用途.

同位素 放射线 半衰期 同位素 放射线 半衰期 同位素 放射线 半衰期 钋210 α 138天 锶90 β 28年 钴60 γ 5年 镅241 β 433天 锝99 γ 6小时 氡 α 3.8天   根据上表请你分析判断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塑料公司生产聚乙烯薄膜,方法是让较厚的聚乙烯膜通过轧辊后变薄,利用α射线测定通过轧辊后的薄膜厚度是否均匀

  B.钴60的半衰期为5年,若取4个钴60原子核,经10年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

  C.把放射性元素钋210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变短

  D.用锝99可以作示踪原子,用诊断人体内的器官是否正常.方法是给被检查者注射或口服附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元素的某些物质,当这些物质的一部分到达要检查的器官时,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情况分析器官正常与否

  【解析】 因为α射线不能穿透薄膜,无法测量薄膜的厚度,所以A不正确;钴60的半衰期为5年是指大量钴60原子核因衰变而减少到它原数目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因此,B、C错误;检查时,要在人体外探测到体内辐射出的射线,而又不能让放射性物质长期留在体内,所以应选取锝99作为放射,D正确.【答案】 D

  8.(多选)一个质子以1.0×107 m/s的速度撞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成硅原子核.已知铝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Al+H→Si

  B.核反应方程为Al+n→Si

C.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 m/s,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