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作业2(1)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作业2(1)第2页

(1)材料一、二叙述了什么事件?其影响如何?

(2)材料三中谭嗣同的言论反映了维新人士的什么精神风貌?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是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内容。结合教材分析事件的影响,整理答案。第(2)问谭嗣同的豪言壮语体现出了维新人士的爱国热情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我们发扬这种爱国精神和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社会责任感。

答案:(1)戊戌政变。影响:新政几乎全部被取消,仅保留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2)精神:谭嗣同甘愿为变法献出生命,用鲜血唤醒民众,激励后来人,这种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精神,可歌可泣,让人肃然起敬。启示:我们要学习先辈,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帝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第(2)问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要依据材料二进行提炼概括。

答案:(1)触动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2)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缺乏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