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 作业第4页

  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更能增强民族认同感

  ②与国粹派相比西化派更适合时代发展要求

  ③要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须与时俱进才能成为社会财富

  A. 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2.对如何传承、发展、用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一套方法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告诉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

  ①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②认为它既是社会财富也是社会包袱

  ③运用其去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利用其精华同时也要克服其糟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3.一些地区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删掉了旧版本中的全部8首古诗,引起争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运用所学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应该把传统文化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的原因。

  14."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而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