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单纯的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频率,因此也不会导致生物进化,A正确;一般情况下,花药内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认为,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某一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但是整个种群的基因突变频率并不低,且基因突变能形成新基因,因此其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实质,明确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新华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B. 普通蜣螂发生基因突变形成"生活品位"提高的蜣螂

C. 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D. 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干中"一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分析得出该蜣螂所属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为分解者和消费者;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了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详解】生殖隔离是不同物种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由题干不能判断该蜣螂与普通蜣螂是否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普通蜣螂发生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B错误;由题意可知,该蟑螂与普通蜣螂的结构发生改变,而性状由基因控制,说明某此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使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正确;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的蜣螂类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蜣螂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充当的成分,明确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新物种形成的本质是生殖隔离。

5.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