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3 第七章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3 第七章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作业第3页

  D.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 m

  解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变化得快,且分子间的平衡位置的距离约为10-10 m,所以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7.(多选)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当r增大时,这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  )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可能增大 D.可能减小

  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题设的r是大于r0(平衡距离)还是小于r0未知,增大多少也未知.由图可知,分子间距离r在从无限小到无限大的区间内,分子力随r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答案:CD

  8.将下列实验事实与其产生的原因对应起来.

  实验事实:

  A.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细绳不易被拉断

  D.糖在热水中溶解的很快

  E.冰冻食品也会变干

  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a.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d.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e.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与A、B、C、D、E五个实验事实相对应的原因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在横线上分别填上与实验事实相对应的原因前的字母代号).

  答案:c e d b a

  [B组 素养提升]

9.(多选)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