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作业第2页

  A.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

  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

  [解析] 从材料中"但求一熟偿逋债"可知,农民债务沉重。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这一状况。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注:作者张籍(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材料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是什么?这一生产模式有什么主要特点?

  [解析] 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生产模式:个体小农经济。主要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③精耕细作。

  (2)依据材料一,概括《野老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解析] 从"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可以看出政府赋税沉重;"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说明生活窘困;从"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可看出商人生活奢靡,也显示了贫富分化严重的现象。

  [答案] 政府赋税沉重,贫富分化严重,贫苦农民陷入绝境,社会风尚奢靡。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自耕农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