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作业第4页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从材料看,该会议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据此可以判断该会议为新政协的召开,它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也规定了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③④是全国一届人大召开后确立的。

  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 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及1954年宪法。A项人大制度并非各级人大代表都实行海选;B项是新中国成立,人民开始当家做主;D项说法明显错误。本题选C项,第一届全国人大主要功绩是为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阅读下面的前三届人大代表构成情况表

  

届次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代表总数(人) 1 226 1 226 3 040 中共党员 668(占54.4%) 708(占57.7%) 1 667(占54.8%) 民主党派 274(占22.3%) 284(占23.2%) 565(占18.6%) 无党派 284(占23.2%) 234(占19.1%) 808(占26.6%)   关于上述表格中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

  D.政协会议是最好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解析:选C。题干表格中反映的是人大代表的构成,不是关于政协和政权巩固,故排除B、D两项;新中国确立的不是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排除A项;表格数据反映出人大代表的组成非常广泛,故C项正确。

  5.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