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2016版高二政治暑假作业——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思远  行远】2016版高二政治暑假作业——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页

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想一想

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怎么办?)

练一练

一、 单选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每小题6分,共72分。)

1.2015年7月11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共同擘画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习近平在发表致辞时表示,"海峡两岸不断兄弟亲情","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这表明( )

①"兄弟亲情"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将海峡两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打断骨头连着筋"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

③"血浓于水"体现了中华传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

④"同胞兄弟"意指两岸应加强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下列诗句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①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先锋

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而动其心

③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统一、渐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