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

高一(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 答 案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 NaOH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A错误;

  B. 食用胡麻油不溶于水,可用分液法分离食用胡麻油和水的混合物,故B正确;

  C. 进行石油分馏时,为了增大冷凝效果,冷凝水应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且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C错误;

  D. 配制150mL稀盐酸,不能选100mL容量瓶,仪器选择不合理,故D错误,答案选B。

  2.C

  【解析】

  试题分析:A、HCl溶于水能导电,NaCl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A错误;B、NH3和CO2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溶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或碳酸电解质溶液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C、蔗糖和酒精在水溶液里以分子存在,所以其水溶液不导电,蔗糖和酒精均是非电解质,C正确;D、铜和石墨均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名师点晴】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判断时注意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特别注意电解质发生电离的为其本身,选项B为学生解答的易错点。

  3.B

  【解析】

  【详解】

  A. 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mol,分子数为NA,故A正确;

  B. 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00g×98%÷98g/mol=1mol,水的物质的量为100g×2%÷18g/mol=1/9mol,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4+1/9mol×1=(4+1/9)mol,氧原子的数目为(4+1/9) NA,故B错误;

  C. C2H4和C3H6的最简式均为CH2,则42g CH2的物质的量为42g÷14g/mol=3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2=6mol,个数为6 NA,故C正确;

  D. 一个NH4+中含有10个电子,18 g NH4+的物质的量为18g÷18g/mol=1mol,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0=10mol,个数为10 NA,故D正确,答案选B。

  4.D

  【解析】

  A.配制FeCl3溶液,可将一定量FeCl3固体溶于适量盐酸中,抑制Fe3+的水解,但是不能加入少量铁粉,否则铁粉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引进了杂质,故A错误;B.制备Fe(OH)3胶体,可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然后煮沸,当溶液变成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不能长时间煮沸,避免氢氧化铁胶体变成氢氧化铁沉淀,故B错误;C.配制0.1 mol·L-1CuSO4溶液100 mL,需要CuSO4的物质的量为0.1L×0.1 mol·L-1=0.01mol,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为0.01mol×250g/mol=2.5g,故C错误;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氢氧化钠,故C错误;D.向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CaO固体,恢复原温度,得到的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所以溶液中C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D。

  5.B

  【解析】

  A.过滤法分离固体和液体,故A正确;B.x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氯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在是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化铁胶粒,故B错误;C.碳酸钙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促进三价铁的水解,故C正确;D.z是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B。

  6.D

  【解析】

A.n(Na)=n(Na+)=4.6g/(23g/mol)=0.2mol,需要反应掉0.2mol水,设水的物质的量为x,由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则100/1=(x-0.2)/0.2,解得x=20.2mol,水的质量为20.2mol×18g/mol=363.6g,故A错误;B.将Na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时,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生成的NaOH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OH)2沉淀,所以钠不能置换出Cu,故B错误;C.钠易和氧气、水反应,所以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盖灭,不能用水扑灭,故C错误;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