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作业(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作业(1)第3页

12.《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答案 D

13.(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说明(  )

A.统治者鼓励商业发展

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答案 C

14.(2018·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1647年,清政府规定,准许寓居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但是"禁入省会"、"止令商人载货下澳贸易",结果"每岁通市不绝"。这一现象表明(  )

A.海外贸易管制相对宽松

B.朝贡贸易关系迅速发展

C.清廷海外贸易占据优势

D.海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5.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三 (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1)材料一中的"本"指的是什么?"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本""末"持何态度?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答案 (1)"本":农业。"末":工商业。态度:重农抑商。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2)基本内容:"闭关锁国"政策。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16.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此同时,传统经济政策却出现了背离世界发展大势的趋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