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5 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作业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5 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作业第3页

  只适用于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线系分析,且n只能取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因此λ不能取连续值,故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A、C、D正确。

  

  9.氢原子光谱巴尔末系最短波长与最长波长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选A 由=R得,当n=∞时,最短波长=R=R;当n=3时,最长波长=R=R,故最短波长与最长波长的比=。

  10.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发出蓝光,那么当氢原子从第5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应发出(  )

  A.X射线 B.红光

  C.黄光 D.紫光

  解析:选D 氢原子从第5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发出的光在可见光范围内,且比蓝光的频率更大。因为E5-E2=hν2>E4-E2=hν1。由此可知,只能是紫光,故D正确。

  11.有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已知里德伯常量R=1.097×107 m-1,则:

  (1)这群氢原子发光的光谱有几条?几条是可见光?

  (2)根据巴尔末公式计算出可见光中的最大波长是多少?

  解析:(1)这群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判断出,这群氢原子可能发生的跃迁共有6种,所能发出的光谱共有6条,其中有2条是可见光。

  

  (2)根据巴尔末公式=R得,当n=3时,波长最大,

  代入数据得λ=6.563×10-7 m。

  答案:(1)6条 2条 (2)6.563×10-7 m

  12.氢原子光谱除了巴尔末系外,还有赖曼系、帕邢系等,其中帕邢系的公式为=R(n=4,5,6,...),R=1.10×107 m-1。若已知帕邢系的氢原子光谱在红外线区域,求:

(1)n=6时,对应的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