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业)第3页

  

  材料三 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见下图)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一五"计划的目的和特点。(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有什么特点?它产生了哪些影响?(7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苏联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主要弊端。(7分)

  解析:第(1)问中的"目的"可从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等方面进行思考,"特点"应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2)问中的"特点"可依据材料二中"23.6%""93%"等信息进行概括,"影响"需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第(3)问中的"成就"可结合材料三中"重工业"等信息进行归纳,"弊端"可着重从经济结构失衡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特点: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2)特点:时间短,速度快,公有化程度高。影响: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3)成就:工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主要弊端: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