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作业
2019-2020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作业第3页

①证明淀粉未通过半透膜而Cl-已通过半透膜的实验方法是取烧杯中的液体少量于两支试管中,a试管中滴加碘水,b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a试管中没有变蓝,b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淀粉未通过半透膜而Cl-已通过半透膜。

②证明淀粉与NaCl溶液已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烧杯中的液体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淀粉与NaCl溶液已分离完全。

1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红褐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用此分散系进行下列实验:

(1)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加深,这说明Fe(OH)3胶粒带正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2)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原因是胶体发生了聚沉。

(3)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后沉淀又溶解,其原因是开始加入稀硫酸,胶体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当稀硫酸过量时,沉淀又与硫酸反应。

(4)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渗析,检验胶体是否纯净的方法:将半透膜移入蒸馏水中浸泡一会儿后取出,向蒸馏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则不纯净,否则纯净。

(5)已知Al(OH)3胶体能够净水,则Fe(OH)3胶体能(填"能"或"不能")净水。

12.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向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盐等物质能使胶体聚沉,一定量的胶体在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可溶性盐等物质的浓度(mmol·L-1)称作"聚沉值","聚沉值"越小,则表示其聚沉能力越大(填"越小"或"越大"),实验证明,聚沉能力主要取决于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聚沉能力越大,则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物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为D(填字母)。

A.NaCl B.FeCl3

C.K2SO4 D.Na3PO4

(2)为了把黏土溶胶(黏土胶体微粒带负电荷)变成较洁净的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时,哪种效果最明显?B。为什么?因为等物质的量的溶液中,Al3+所带正电荷数大,且浓度最大,聚沉效果最好。

A.BaCl2 B.Al2(SO4)3

C.KCl D.Cu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