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A. 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B. 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 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 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9.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a=6.00 B. 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 b<318.2 D. 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10.对于可逆反应A(g)+2B(g) ⇌ 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11.在可逆反应2A(g)+3B(g) (xC(g)+D(g)中,已知:起始浓度A为5 mol/L,B为3 mol/L,C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min),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 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5∶3 B. x=1

  C. 2 min末时,B的浓度为1.5 mol/L D. 2 min末时,A的消耗浓度为0.5 mol/L

  12.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 4NO(g)+6H2O(g) ΔH=-905.9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 mol NH3和5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 kJ

  B. 平衡时v正(O2)=4/5v逆(NO)

  C. 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D. 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

  13.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2 mol/L,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A. SO2、O2分别为0.4 mol/L、0.2 mol/L

  B. SO2为0.25 mol/L

  C. SO2、SO3均为0.15 mol/L

  D. SO2为0.24 mol/L,SO3为0.14 mol/L

  1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 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v(C)与v(D)的比值  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⑧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⑨C、D的分子数之比为1∶1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⑦ D. ①③④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 bB(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后,B 的浓度是原平衡的 60%,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 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 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a > b

  16.恒温、恒压下,a mol A和b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a∶b

  B. 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a+b)∶

  C. 若起始时放入2a mol A和2b mol B,则达到平衡时生成2n mol C

  D. 当v正(A)=2v逆(B)时,可确定反应达到平衡

  

  

  二、计算题

  17.(1)实验测得,通常情况下,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则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Cl(s)和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热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8.可逆反应A(g)+2B(g)((2C(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改变条件,将变化结果("增大""减小"或"不变")填入空格。

  (1)升高温度,B的转化率________,v(正)________,v(逆)________。

  (2)加正催化剂,A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v(正)________,v(逆)________。

(3)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加入稀有气体,则C的物质的量________,A的转化率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