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第1页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一、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乐曲诗",理解它的关键就是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对于乐曲诗的写作理解,我们可以结合本学期学习过的《琵琶行》来分析力和的创作风格。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掌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

2.掌握重点字词,会翻译全诗,理解诗意

3.鉴赏评价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4.背诵全诗。

目标解析:

1、了解创作背景,体会写作情感,并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2、理解诗歌内容。

3、学习和分析鉴赏文章,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方法。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在鉴赏诗的艺术手法和感受诗的意境方面,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对诗人的创作风格缺乏了解,学生的想象力没有被激发出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向学生介绍诗人的创作风格,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中关键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诗歌语言跳跃、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音乐、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很好地进入诗人构建的审美想象空间。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问题一、新课导入,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生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在唐代的诗人中,李贺是一个奇才,他的诗歌创作搜奇猎艳,想象丰富,用新奇诡异的语言,描绘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神秘而又幽美的艺术境界,有人甚至称他为"鬼才"。他虽然只活了27岁,可是却留下了许构思奇特、风格独具的诗歌作品,令后世的读者赞叹不已。毛泽东就曾经极力向陈毅推荐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问题二、文体知识

设计意图:达到文言知识积累的目的

  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没有严格区别,其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行""引"都是歌行体的一种,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代表性的常见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