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8.2 公平正义的价值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8.2  公平正义的价值  教案第1页

备课时间: 2018、6、 8 总课时:16

教学课题 第7课第2节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目标 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明确珍视自由要在法律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利,知道特权的含义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 教学重点 如何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 教学难点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和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 学 流 程 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什么是自由和平等等这些知识。进一步引出既然我们理论知识学完了那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付之实践呢?

二、探究交流: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自由平等的追求(板书)

一、珍视自由(板书)

环节一:小组合作讨论,课本95页的运用你的经验 出示材料(见课件)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

问题: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小结: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是对自由的错误认识。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也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行使自由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总结:我们应如何珍视自由?(1)要求

珍视自由,就必须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环节二:探究与分享:P96出示材料(见课件)思考:(1)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2)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教师在此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师生作出小结。唐某的行为是滥用言论自由,侵犯了关某的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找唐某协商道歉及赔偿的事宜,如果唐某不同意,可以到法院起诉唐某。、要求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珍视自由的一些具体做法那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去践行平等呢?

二、法眼看平等(板书)

环节三:探究与分享:P97:如何对待特权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陈云的言行告诉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教师总结:

(二)如何践行平等?(1)要求 陈云的言行告诉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严格按制度办事。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环节四:材料分析(见课件)材料分析:媒体曾刊登了一则题为《一审被判死刑还该不该重金抢救》的报道:被告人因犯抢劫罪一审被判处死刑,上诉期间病情急剧恶化生命垂危,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看守所将其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并承担了数万元医疗费用。当时,此案引起激烈争论,很多人认为这是在作秀,不应该浪费国家有限的财力去救治一个死刑犯。

小结:死刑犯虽然被判处死刑,但从法律角度看,剥夺的是他们的生命权及政治权利,在执行死刑前仍然享有生命的权利和基本人格权。

小结: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2)要求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要求):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环节五:探究与分享p97:就业歧视学生观看就业歧视的一些图片结合三幅图片,谈谈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就业歧视的事例。教师在此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师生作出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婚姻歧视、身高歧视、残疾歧视、乙肝歧视、相貌歧视、属相歧视、酒量歧视、等等......得出结论:(3)要求

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要求)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环节六:案件传真--被拒上飞机,残疾人索赔1元

  残疾人郑某、刘某购买了深航ZH9852航班从首都机场飞往深圳的电子客票。在办理登机手续时,以原告身体残疾不能行走为由,拒绝原告登机。之后,原告经查询发现,被告网站上挂有《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旅客、行李国内运输总条件》一文,其中第十一章"限制运输和拒绝运输"的第三十八条第十二款规定"完全不能走动的轮椅旅客不予承运"。原告认为,残疾人的平等权受《宪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保护,被告的相关歧视性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原告认为,被告的拒载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平等权及人格尊严权,请求确认被告侵害了原告平等权和人格尊严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师生共同作出小结:

(4)要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教师在此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师生作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