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2018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3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
人教(部编2018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3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第1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基本政治制度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国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意义

知识目标: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掌握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 多党合成和政治协;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视频:2018年全国政协会徽开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1 你能说出视频中会议的完整名称吗?

2 如何理解视频中提到的"全国政协会议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3 你知道这个图标代表什么吗?这与上节提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点拨引导,从而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分析问题,参与课堂探究活动 利用全国两会的时政材料,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的政协制度。 讲授新课 板块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件展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各民主党派起到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视频播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引导学生观看文本及视频,分析问题

1 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九三学社、中国农工党等民主党派起到怎样的作用?

2 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为什么多次提到"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点拨和总结

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继续抛出问题

1 结合文本与视频资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怎样的?

2 结合历史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课件播放两则关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视频。

教师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知识拓展:了解我国的其他民主党派

探究问题:

2015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提交《关于进一步调整我国农村教师编制的提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五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围绕解决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持续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推动了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出台。

结合案例,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材料中提到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是什么组织, 你对此了解多少?

教师向学生讲解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相关知识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图案是以五角星、四

面旗帜和中国地图为中心,光芒四射的蓝天作背景,

周围是缎带连接起来的齿轮和麦穗形成的圆形。

  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齿轮、麦穗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表示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地图表示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象征"大团结"的精神。

课件展示政协委员接受记者采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各民主党派代表在政协会上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对国家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教师总结我国实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2)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3)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板块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展示我国民族自治区的相关图片、部分少数民族的特殊风俗礼仪、少数民族文字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

教师讲解:

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教师讲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与中央的关系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探究分享:

列举你所知道的我国民族发展的相关成就,感悟我国融洽的民族关系,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

教师总结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板块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展示我国居民委员会和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享所知

教师讲解: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展示三个镜头材料。

结合三个镜头及图片,谈谈你对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的认识。

教师点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由居民、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负责 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观看文本,思考问题:

你听说过这些民主党派的名称吗?分享知识给大家

观看文本及视频,分析问题

根据教师引领,思考问题,课堂探究。

观看视频,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

观看文本,思考问题

根基教师及课件引导,思考问题

观看图片及相关文字,初步认识我国的民族特点

观看图片 思考问题:

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公报标头是什么图案,这说明了什么?

参与课堂探究活动

读文明理,感悟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各民主党派

视频播放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由来及历程,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

国内宣传片及世界看中国的两则视频,向学生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初步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其他民主党派

为讲述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做好铺垫

感悟各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感悟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为讲述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好铺垫。

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公报标头是我国的国徽,再次讲述我国的民主集中制。

情感升华部分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读文明理,感悟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讲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两个基本政治制度后,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理解难度会大大降低,且该部分知识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在课堂上无需占用太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