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渔翁和魔鬼》导学案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渔翁和魔鬼》导学案第1页

课题 8、渔翁和魔鬼 第 1 课时 教

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读10个生字,理解"无恶不作、恩将仇报、不假思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品读,从而明白道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明白有智慧的人是强大而不可战胜的道理。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渔夫的智慧和魔鬼的凶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师、学生活动 教

程 一、谈话交流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恩将仇报的人。他就是被渔翁救起的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恩将仇报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不理解的词语试着查字典理解。

3、指导学习字词。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读文。

四、再读感悟,体会人物的行为

1、从文中找出描写渔翁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从前有个老渔民翁,靠打鱼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这个句子写出渔翁年岁已大,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外出打鱼,靠打鱼为职业。)

"渔翁想:这个瓶子在市场可以卖不少金币呢!"

(这个句子写出渔翁时刻想方设法为家里增加收入。)

"渔翁吓得全身发发抖"

(对突然出现的魔鬼感到害怕)

"我犯了什么罪,你要杀我?""你恩将仇报,太不讲道理!"

(这两句写出渔翁由害怕变为勇敢,敢于批评、质问魔鬼)

渔翁等到青烟全都进入瓶中,赶快拾起那个盖印的锡块,把瓶口牢牢塞住,然后大声说:"好了!魔鬼,你回到海里去吧!"(这句话写出渔翁极为细致、冷静而又富有心计)

2、小结:渔翁由于家里贫寒、靠打鱼为生,在打鱼的过程中捞起一个铜瓶,本想将铜瓶换成金币贴补家用,哪料瓶中冒出一个魔鬼,渔翁由高兴变为恐慌,又由恐慌变为镇静,设计诱使魔鬼钻入瓶中,收服了魔鬼。

3、从文中找出魔鬼的话读一读,体会魔鬼的本性。

这些话反映出魔鬼凶残、无恶不作、恩将仇报的本性。

4、引导学生分角色将渔翁和魔鬼的对话内容读一读。

5、拓展:假设渔翁在魔鬼刚投入大海时把他救起来,魔鬼还会杀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