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4章第3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4章第3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案第1页

第3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核心素养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认识SO2的化学性质;能够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分析、解释SO2的化学性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认识到SO2转化成三氧化硫、 亚硫酸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建立假设、结论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够根据假设确定实验探究的目的,设计出实验方案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了解SO2的危害与用途; 认识到SO2的过量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硫酸型酸雨的措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绿色化学观念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二、教学重点

SO2的化学性质

三、实验器材

数字化pH传感器,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5%的H2O2溶液,,氯化钡溶液等

四、教学过程

【温故·习新】

1.书写下来化学方程式:(对照二氧化碳)

SO2+H2O== SO2+H2O2==

SO2+CaO== SO2+NaOH==

2. 一组酸雨腐蚀建筑物、森林的照片,提出问题:那造成酸雨的元凶是什么呢?

【研讨·拓展】

主题1 SO2为何会形成酸雨?

(1)酸雨形成的条件一:SO2的溶解性

【演示实验】实物展示一个SO2气体的塑料瓶,学生说出其色、味、密度等物理性质。接着,向瓶内加入 少量的水,摇晃,说明SO2的溶解性--易溶于水。

(2)酸雨形成的条件之二:SO2水溶液的酸性

【学生实验】在井穴板一口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 试液,另一口放入一片pH试纸来检验,将针筒 中的SO2水溶液各滴入几滴,观察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