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教科版选修3-4 2.2横波的图像 教案(8)
2019-2020学年度教科版选修3-4 2.2横波的图像 教案(8)第1页

2.2横波的图像

教材及高考大纲分析:

1、 内容解析

  本部分内容是人教版教材继机械振动之后的高考考查部分,其中主要包括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波的分类以及机械波的传播特征、横波的图像、各参量之间的关系、波的特性、(超)声波及其应用和多普勒效应等内容。

  2、复习重点

  纵观2008-2010年这三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其中对波的概念、分类、横波的图像、各参量之间的关系考查都属于Ⅱ类要求,即要求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而其余部分均为Ⅰ类要求。所以教学中应设置本部分内容为复习的重点。该部分内容与机械振动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高考题目屡次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综合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复习该部分内容时有必要对机械振动内容(尤其简谐运动位移时间图像)进行强化回顾。

  3、复习的难点及突破

  《机械波》内容与机械振动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高考题目屡次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综合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其中以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的辨析为常见,这是本部分的一大难点,所以在复习该部分内容时有必要对机械振动内容(尤其简谐运动位移时间图像)进行强化回顾,让学生掌握两类图像的区别和联系;

  另外,波的图像问题,尤其是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针对这一现象,应选择难度适中的例题,让全体同学参与,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深入浅出,顺利完成这一难度的突破。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机械波的概念、分类、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与联系、多解性问题);

第二课时:强化波的图像中各种高考热点题型的练习;

第三课时:介绍波的叠加、干涉和衍射、声波及超声波的应用、多普勒效应;

第四、五课时:习题课。(视学生对该部分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课时)。

本参赛作品安排为第一课时内容。

《机械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机械波的概念、分类和传播特征;

2、能辨析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与联系;

3、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4、对图像的空间周期性多解性问题有基本的处理思路;

过程和方法:通过具体例题的解析练习,让学生对空间周期多解性问题会按科学的逻辑顺序全面分析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机械波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领悟到通过现象(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