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1第3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1)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1第3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1)第1页



课 题 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计划 2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实用课时说明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 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2. 构成原子微粒间的关系和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

第1课时

[导入] 教材第27页图1-21"物质的构成"图片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原子结构有关的知识

[板书] 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

[学生阅读] 教材27-28页"交流与讨论"内容

问题1: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哪位科学家?其主要贡献有哪些?

  问题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迪?

[过渡] 知道了原子结构模型的大体演变过程,那么常见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怎样的呢?

[板书]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问题] 常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是怎样的?

[讲诉]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对于多电子原子,可以近似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过渡] 人们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学生作业] 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过渡] 我们常见的物质有单质又有化合物,那么从微观角度化合物是怎样由单个原子形成的呢?

[板书] 3 化合物形成的过程

氧化镁形成的过程

[板书] (1)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问题] 学生完成课本30页问题解决

[板书] 4 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关系

第二课时 认识原子核

   [导入] 课本第30页"你知道吗"两个问题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那原子核中又有哪些结构和性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原子核。

   [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第一段和表1-7。首先表中的相对质量是什么意思?(31页下面注解)回答原子核由哪几部分组成?

  根据表1-7说明各部分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等方面有什么差异?

[板书]二、原子的组成:

中子:不带电荷

原子核

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1.原子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讲解] 三种粒子质量都很小,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等,电子的质量最小。

[提出问题] 你认为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还是原子核外电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相对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小很多)

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外电子质量是否可以忽略?(可以)

(总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与中子质量基本相等。

[过渡] 我们在了解原子的构成后,怎么样表示原子的组成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1页"问题解决"

[讲解]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

[板书]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 原子组成的表示形式:X

  [讲解] 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X中Z表示质子数,X表示元素符号。

  如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的碳原子或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前面我们提到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C-12指的就是这种原子

  [过渡]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在自然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氕、 氘、 氚

   质子数 1 1 1

     中子数 0 1 2

  [板书] 4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原子核的组成不同)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之间的互称。

  [过渡] 氕、氘、氚 就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三种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

  (学生阅读教材33页"拓展视野")

[板书]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 化合物形成的过程

     例如:氧化镁形成的过程

(1)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4 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关系

二 原子的构成:

1. 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

质子(带正电)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核外电子 (带负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

离子中:离子所带的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 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X表示某种元素符号

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 原子组成的表示形式:X

4 (1). 元素: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之间的互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