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区域地理 :我们邻近的地区-东南亚 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区域地理 :我们邻近的地区-东南亚 教学设计第1页

 区域地理 教学设计8

课题名称 我们邻近的地区--东南亚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高二 课型课时 新授课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识记东南亚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位置;通过气候分布图,掌握气候类型并分析其特点;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示意图,了解其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主要的旅游胜地;结合历史,掌握区域人口组成的特点 考纲分析   东南亚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位置;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东南亚地形与城市分布;东南亚的区域地理特征

教材分析 教材根据区域自然要素分布图及其地理位置,抓住气候分布特点,讨论其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区域优势--自然资源为契机,结合区域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关联性思考,明确区域经济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区域学习方法,但对东南亚的区域特点认知不足。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东南亚区域图,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特征、说明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学生能够分析说明东南亚的地形特征与水能开发、城市分布的关系;

  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学生能够分析说明东南亚的气候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重点   东南亚气候及其影响;东南亚经济发展 难点   东南亚气候及其影响;东南亚经济发展 评价任务   1.能够准确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特征、说明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能够分析说明东南亚的地形特征与水能开发、城市分布的关系;

  3.能够分析说明东南亚的气候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从"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导入,展示马六甲海峡示意图,让学生识别。学生回答后,导入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回答导入问题。阅读《导学提纲》中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所有同学明确学习任务 思、议、

展、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区域地理》P50"十字路口的位置"图2-3-1、P51"国际航道的咽喉要道"图2-3-5,完成《导学提纲》深入学习第1题,然后聆听学生回答,结合"克拉运河"(教材P52)再点评归纳。

  

  阅读教材《区域地理》P50"十字路口的位置"图2-3-1、P51"国际航道的咽喉要道"图2-3-5,完成《导学提纲》深入学习第1题,然后回答、聆听、质疑,能够分析说明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00%的学生能够简要说出东南亚的位置特点,80%的学生能够分析说明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思、议、

展、评   

  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区域地理》P50"两地区地形气候差异"图2-3-2、图2-3-3、表2-3-1合作完成《导学提纲》深入学习第2、3题,然后聆听学生回答,再点评归纳。   

  阅读教材《区域地理》P50"两地区地形气候差异"图2-3-2、图2-3-3、表2-3-1合作完成《导学提纲》深入学习第2、3题,然后推举中心发言人上台展示,其他聆听之后补充。

  

  100%的学生能够说明东南亚地形、气候的特点,80%的学生能够准确分析东南亚地形、气候、劳动力等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