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磁波谱 第1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磁波谱   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4.2电磁波谱

【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1. 知道电磁波的存在;

2. 知道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波速,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3. 知道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的方法,经历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探究过程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对生活中电磁波的了解,感悟科学与生活的互动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种电磁波的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电磁波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电磁波和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但不同波长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和应用领域常常有很大区别。因此人们常把各类电磁波按波长大小依次排成一列,称为电磁波谱。

若按其波长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有: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紫、能、蓝、绿、黄、橙、红)、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超短波、短波、长波)等。它们都具有电磁波的共性,但由于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因而也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我们以其中几个为例,来分析一下它们的特性

先来看无线电波。

1、无线电波

  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电磁现象研究成果的基础土,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人类从此进入了无线电时代。

无线电通信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手机是如何实现通信的吗?

学生:手机既是个电磁波的接收器,同时也是个电磁波发射器。可见,手机实际上是一部可移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移动的手机与不移动的基地台之间构成了一个可移动的无线通信系统。其工作过程(图14-28)大体是:移动的发话人对手机讲话,手机把声波经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