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课时教案: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课时教案: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第1页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教材分析

本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解决好环境问题,首先必须处理好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处理好了,环境问题才有可能解决,而要认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本节教材首先从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导入。简述各个历史阶段,环境问题的特征及原因,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继而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教材讲述了三个历史阶段中,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和后果。说明环境问题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说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与必然。第四阶段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迫切现实需要,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引起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群众的环保呼声日益高涨。7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趋激化,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对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评。传统的发展模式,使人类逐步走上与自然界全面对抗和尖锐对立的时代,造成人地矛盾激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了解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对人类活动与环境发展实际对照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理解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理解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