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免疫调节(2)
201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免疫调节(2)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四节 免疫调节(2)(导学案)

【知识点一】免疫失调

㈠过敏反应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2.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4.抗体附着部位: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5.发生机理: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于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例题1】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 )

①作用的机理和方式 ②分布位置 ③作用的结果 ④化学性质

⑤所产生的细胞 ⑥作用对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变式训练1】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接受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受过敏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变式训练2】下列生理反应中会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的反应是( )

A.效应T细胞与被感冒病毒侵染的细胞密切接触

B.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

C.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

D.青霉素皮试中部分人的注射部位会红肿

【变式训练3】下列属于体液免疫的抗原和过敏原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异物性和大分子性的特点

B.凡是过敏原都属于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