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生态环境保护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生态环境保护 学案第1页

  第2课时 生态环境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生态价值和现实价值三个方面。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②易地保护;③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濒危物种。

  4.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的"基因库",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5.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其中生物处理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微生物和植物。

  6.拯救地球是全世界人民的重任。

   

   

   

   

   

   

善 待 自 然   

  [自读教材·夯基础]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现实价值、潜在价值。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最有效的措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保护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指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对物种和生物群落实施有效的保护,使已经遭受破坏的生物物种得到恢复,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物种的自然属性。

  ②迁地保护(易地保护):是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成分,从其原来的栖息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人工环境中,或易地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方式。对一些野生种群数量太少,或适合其生存的自然栖息地已经被破坏殆尽的濒危物种,迁地保护是最好的或唯一的选择。

  二、保护森林

  1.原因

(1)森林是地球上一类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的"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