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学案导学专题二十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
历史:新课程学案导学专题二十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第1页

新课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二十一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课程标准】

1、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 概述毛泽东思想是主要内容,认识其岁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知识梳理】

一、新旧三民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提出 背景: 背景:

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实践 评价 积极:

局限性: 进步性:

局限性: 联系

答案提示: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提出 背景:社会状况(半殖半封)、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思想转变(由改良转向用暴力手段反清) 背景: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转变

提出时间: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

内容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