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3 第13单元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3 第13单元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对应学生用书第200页)

  考点1 "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国主张和方案屡屡碰壁。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3)理论上:孙中山结合革命实践,并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提出

  (1)1905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

  (2)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统称为"三民主义"。

  3.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关系 前提 核心 补充发展 来源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范畴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含义 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推翻专制帝制,建立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