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教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教案第1页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举例说出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方面

1、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难点: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难点是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制备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

三、教学用具:ppt,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四、课前准备:要预先准备动物的血液稀释液体。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

(二)几种细胞器

(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四)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五)小结

(五)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

  由初中学习细胞质的知识层次引入,细胞器最早是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小的反光点而被发现的。以问题启发学生:一些学生已经看过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除了看到细胞核以外,还看过那些有形态的结构?

  细胞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多的生理功能,(可以举一些例子,如分泌,保持形态,运动等)都是依赖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互相配合而完成的。

  展示图片,简单讲解几种细胞器及其分工:线粒体(旁栏部分);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再展示动物、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图片,提出问题,还能找到哪些细胞器。

表格总结细胞器及其功能(补充双层膜、单层膜;提醒学生注意细胞结构与功能适应)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以蛋白质的分泌为例子,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核酸的指导下,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内质网中连接成肽链,并初步进行折叠和包装后,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上,蛋白质被进一步修饰和包装,再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细胞膜内侧,最后被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有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P49图,许多细胞器都有膜的结构。这些膜都互相作用和联系的。引出生物膜系统的名词。再次回顾蛋白质合成分泌,强调生物膜系统的工作方式。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每种功能让学生尝试举出例子。

  功能一:维持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例子:细胞膜、叶绿体的膜等);功能二:许多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生物膜提供了广阔的反应面积(例子:叶绿体、线粒体);功能三:隔开各个细胞器。人工血液透析的原理。

  科学家故事(可以提到前面细胞器之前讲),强调几个科学家分别的成果是什么:克劳德:差速离心法;德迪夫:发现溶酶体:帕拉德:发现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动态研究细胞。(本部分也可以在讲细胞器前进行)

  几种细胞器名称、功能、结构;细胞器如何互相配合完成产物分泌的生理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及其功能。

  (略) 学生活动

  回忆并回答问题(如叶绿体、液泡)

回答旁栏部分的问题

观察细胞亚显微模式图

阅读课文,尝试填写表格

阅读课文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分别回答讨论题

观察p49图,找到几种细胞器膜之间的关系

对生物膜的功能举出例子

阅读《科学家故事》,找出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