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过秦论 教案3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过秦论 教案3第1页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武林兴衰: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识辨武林秘器: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总结武林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学武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很具有"汉赋"的特点,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的方法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

如:(1)孝公:崛起

(2)"五王":强大 兴(攻)

(3)始皇:统一

(4)二世:灭亡 亡(守)

(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

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

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

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

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

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

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

深责时,要义正词严;

惋惜处,要让人警醒。

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过程:

第一部:一个武林高手的成长史

一、开堂说书:

"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