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过秦论 教案4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过秦论 教案4第1页

过秦论

贾 谊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2.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领会作者从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及写作意图。

2.难点:本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和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18岁时,因擅长写文章和精通诸子百家、诗经,为当地人所称道。20多岁时,受廷尉吴公推荐,历任博士(皇帝在学术上的咨询官)、太中大夫(掌议论之官)、太傅(辅佐侯王的官)等职。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西汉初期政治经济的流弊,多次上疏议政,出谋划策,他的政治主张,对巩固西汉政权、发展经济起有积极作用。他作梁怀王刘楫( 汉文帝的儿子)的太傅,梁怀王入朝不慎堕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 亦死",时年33岁。

代表作:政论文《过秦论》(三篇)《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赋《吊屈原赋》《鹏鸟赋》。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概后人,其泽甚远"。

解题: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过"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批评其过失,"过秦"即"言秦之过"(东汉应劭语)或"指责秦政之失"的意思。

上篇,总论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中篇,论述秦始皇和二世暴虐无道,以致速亡;下篇,论述子婴的失道,所以必亡,并总结全篇,得出"君子为国"( 正确治理国家)的道理。

秦孝公⑴据崤函⑵之固, 拥雍州⑶之地,君臣固 守 以窥 周

占据 这些险要的关隘 拥有 这块土地 牢固地防守来暗中图谋政

固:形作名

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⑷。当是时

权 (秦孝公) 在

席卷:名作状,像卷席子一样全部卷了进去 包举: 名作状,像裹包袱一样,全部裹了进去,举:拔取 囊括:名作状,像装袋子一样,全部装了进去括,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