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兰兰过桥》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兰兰过桥》教案(第二课时)第1页

  "三环六步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32.兰兰过桥(第二课时)

   一( 1 )班语文教师 卜春杏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看到过桥吗?你走过或认识哪些桥?(学生个别回答)

 (2)(出示兰兰图片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叫兰兰,课文讲的就是兰兰过桥的故事。

  2.揭示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两种神奇的桥的主要特点。

  (3)了解比喻句的用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8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独学:爷爷带着兰兰一起去郊游,他将带着兰兰走过两座非同一般的桥,想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桥吗?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你将会知道答案。(学生自由读课文)

  互学:反馈:你知道兰兰过的是什么桥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群学: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潜水桥和塑料桥非同一般?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四个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并填好调查表。(表中加粗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因学生写字量有限,也可口头反馈,教师板书)

     潜水桥   塑料桥   造桥地点   水里   小河上   造桥材料   特别坚实的玻璃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最大的优点   不仅方便交通,还可参观海底世界   轻巧,体积小,携带方便      自学探究二:(师生互动,启发想象。 )

  独学:

  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和爷爷一起去吗?(教师范读旁白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说的话并根据课文描述自由地做兰兰的一些动作,比如:吓得闭上眼睛等)

  互学:当读到:"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时,问:从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大不大?你觉得还可以说潜水桥像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并学说比喻句)

  群学:

  (1)读完第4自然段,师问: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些,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你们在桥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2)读完课文,师问:刚才我们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学生想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