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半棵树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半棵树 教案第1页

《半颗树》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半颗树的象征意蕴。

2、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描述式语言入诗。

教学重点: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以"半棵树"作为一个核心意象。以"半棵树"为题目,给读者一种残缺感,一种与通常生活经验中的作为完整形象的"一棵树"相背离的陌生感,一种视觉的冲击力。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成"半棵树"?标题中预设了一个悬念。

第一节,篇首扣题,直接将半棵树的形象推到读者的视野,并且简笔勾勒出半棵树的恶劣的生存环境。第二节,则由上一节的物理空间向心理空间推进,"像一个人",架通了"象"与"意"的桥梁,引领读者去捕捉更深的含义。如果说上一节是对半棵树的远景式拍摄,那么这一节则是全景了:"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这两句塑造了"半棵树"的倔强挺立的形象,同时也交代了他对抗风暴的斗争策略──"避开""侧着身"。第三节,接着叙述半棵树的命运遭际,交代了被摧残至半棵的原因。"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这幅画面尤其触目惊心。第四节,承上节,交代树遭摧残、迫害的结果。"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这幅画面,采用了特写的镜头来诗意地表现半棵树坚韧的斗志与顽强的生命力。如果说第四节是用描写的手法来充实"半棵树"的形象内涵的话,那么第五节则是以议论的方式来升华半棵树的人格化魅力。通过与一整棵树的比照,进一步凸现其崇高而伟岸的精神风采。第六节是一个尾声,"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这就形象地表现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的尖锐的冲突,反衬出树的钢铁般的不屈的力量。末尾一句余味悠远,"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这个生动的拟人句刻画出迫害者的狡黠与阴险。一个"盯"字让人想起那种居心叵测的狠毒。

"树"因为直因为高而被"雷电"从树尖到树根劈掉了半边,可见天庭的权威忌恨地面苍生中的出类拔萃者,实际上不容许这些生命有自己的生存意志和发展的自由与权利。然而生命的自由意志(还有生存智慧)又是无法摧毁的。树的外部形体的残损与内在精神的完整,对天庭的暴虐是一种控诉也是一种反讽。令人悲怆的是,暴虐而阴险的雷电不允许它的权威受到挑战,已身受重创的树,随时还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树的"倔强"程度,与遭受打击的程度,几乎是成正比的,"半棵树"极富性格和命运的悲剧性,它是当时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写照,它的遭遇触击到当时社会冲突的一个深隐的层面,也就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当时中国命途多舛的原因。

问题探究

一、"半棵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据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