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诸葛亮和小皮匠》教案第1页

【一年级第二学期】

32、诸葛亮和小皮匠

浦东新区荡湾小学 胡春妹

课 题 《诸葛亮和小皮匠》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并识记"匠、士、兵、击、挡、备、支、军"8个生字;学习部首匠字框;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描写"匠、皮、击、备"4个生字。

2、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水深流急、礁石、架人桥、木筏、牛皮筏、布告"等词语的意思。

3、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撞、击、备

4、了解有关诸葛亮的小故事,并能简单讲述一些古今中外有关聪明人的故事。

教学重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音节认读8个生字"匠、士、兵、击、挡、备、支、军",积累8个词语;认识部首"匠字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的内在含义。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一)简介诸葛亮

1.媒体引出诸葛亮图(简介)。

板书:(聪明过人)诸葛亮

(二)简介小皮匠

1.认识生字"匠",理解"小皮匠"。

(1)音:谁来拼读这个音节?

(2)形:田字格里板书"匠"字,认识"匠字框"。

(3)义:"匠"是指有专门手艺的人。"皮匠"就是专门制作皮制品的人。

2.揭示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图认识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拼读、齐拼

跟读、书空"匠",认识"匠字框"

读词语

指名、齐读课题

交流

在揭示课题时,由生字"匠"入手,教学时侧重它的字义,由字义自然过渡到课文人物身份的剖析,让理解字义为揭示课题服务,使学生产生疑问: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和普普通通的小皮匠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继续读下去的兴趣。另外,在出示课题时,选择直接在田字格里板书"匠",同步完成了教学目标中这个字的笔顺要求,将识字教学和写字指导有效地结合。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 整体感知

1.看动画,听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填空)

2.借助拼音,正确读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课文生字,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复习部首查字法。

3.生字放到课文里会读吗? 1.边看边听边思(交流、齐读)

2.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 自由拼读、小老师带读、齐读、交流

2.查字典比赛:撞 、击、备。

3.齐读课文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从整体感知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部首查字法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适当的查字典练习,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同时又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