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也许——葬歌》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也许——葬歌》教学设计第1页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教授的途径:尝试着通过五读法来朗诵诗歌,有表情地朗诵,陶醉诗意中的朗诵,在朗诵中寻找问题,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内在的旋律和节奏美,仔细地品味诗中的复杂、深沉、凝重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涵,领会真挚亲情,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2、领会闻一多诗歌的主张"三美",学习诗歌的抒情艺术。

3、体会诗歌语言特点,训练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过程和方法:五读法 反复诵读,选讲《也许》,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抒发的真挚的亲情,

感知诗歌的抒情语言,学习诗歌的抒情技巧和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读 (课前预习《也许》 )

1、预习诗歌,扫清字词障碍,注意读出葬歌的沉痛之情,感受诗歌的深沉、柔美。

2、收集与闻一多相关的资料信息,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1)、走进作家

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三友,号友山,家族排行家骅。后改名多,笔名一多。湖北浠水人。1912年进北京清华学校,为清华文学社成员。"五四"时期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留学, 1925年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与徐志摩等在《晨报》主办《诗镌》。1928年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等人编《新月》月刊和《诗》月刊。1946年7月15日发表《最后一次讲演》,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及《闻一多选集》等。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

闻一多是新月派中理论和创作全面发展的诗人,尤其在新格律诗的理论方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提出了"三美"主张,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2)、写作背景

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湖北浠水,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又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夭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写下了这首诗。

二、朗读诗歌(听录音,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歌作为一首葬歌,不像一般的葬歌那样写得呼天抢地、声嘶力竭,感情一泻无余,而像一首摇篮曲,轻轻地哄女儿入眠,让女儿躺在自然的怀抱中听蚯蚓翻泥、小草吸水。闻一多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情感,没有捶胸顿足的哀号,也没有哽咽的泪水,把巨大的悲痛的洪水变成了缓缓流动的清泉。在文中的具体体现:

先假定情景:女儿累了,只不过是需要睡一睡

(也许---也许)

展开情景:不要---不要---不要

不许---不许

也许---也许

让---让

为女儿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让女儿好好地睡一睡,远离黑暗的现实,远离明争暗斗,远离尔虞我诈,与其在现实世界中听那咒骂的人声,不如躺在这自然的怀抱中听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