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3-4 光的干涉 第1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3-4   光的干涉   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光的干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干涉现象,知道从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

  2.掌握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何处出现亮条纹,何处出现暗条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体会把一个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分成两束,得到相干光源的设计思想。

  2.通过根据波动理论分析单色光双缝干涉,培养学生比较推理,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光的本性的初步认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双缝干涉图象的形成实验及分析。

【教学难点】亮纹(或暗纹)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实验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JGQ型氦氖激光器一台,双缝干涉仪,多媒体电脑及投影装置,多媒体课件(相关静态图片及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机械波的干涉

  [复习提问,诱导猜想]

  [多媒体投影静态图片]

  师:大家对这幅图还有印象吗?

  生:有,波的干涉示意图。

  师:[投影问题]请大家回忆思考下面的问题:

  图中,S1、S2是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a、b、c、d、e中哪些点振动加强?哪些点振动减弱?

  学生回答结果不出所料,大部分同学能答出a、c两点振动加强,d、e两点振动减弱,而对于b点则出现了争议。一种认为b点是振动加强点,另一种则认为b点是由加强到减弱的过渡状态。

  师:b点振动加强和减弱由什么来决定呢?只有弄清这一点才能解决两派同学的争端。

(有学生低语,"路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