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3-4 光的干涉 第1课时 教案(1)
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3-4  光的干涉  第1课时 教案(1)第1页

光的干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光干涉的条件;

(2)理解光的干涉条纹形成原理,认识干涉条纹的特征;

(3)如何用波动说来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表述、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表述物理现象,概括其规律特征的能力,学生亲自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波的干涉条件,相干光源;如何用波动说来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

教学难点:如何用波动说来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加强区和减弱区并且互相间隔,如何理解"加强"和"减弱"。

1、从红光到紫光频率是如何变化的?频率由谁决定?

(1)从红光到紫光的频率关系为: υ紫 > ......... > υ红

(2)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传播介质无关。(由光源的发光方式决定)

2、在真空中,从红光到紫光波长是如何变化的?

3、任一单色光从真空进入某一介质时,波长、光速、频率各如何变化?

(1)当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或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发生变化。即光的的颜色不发生改变。

(2)当光从真空进入介质后,传播速度将变小。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又如何判断传播速度的变化?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又如何判断波长的变化?

例1: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