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新课教学过程(2):第3单元第3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新课教学过程(2):第3单元第3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一、课前学生准备工作

  你去过那些旅游地,除了经济因素以外,你去此地旅游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在旅游的时候,你觉的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觉的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你的家乡有哪些旅游资源,你觉的这些旅游资源哪些值的去开发,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去开发?

二、准备过程中的问题记录及解决的方法

     问题 解决方法

三、学生互助学习,教师注意引导、评价并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点拨

  1.旅游业

旅游定义、特点、作用(结合本地的实例让学生分析)

  2.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结合本地实际的旅游景区,让学生分析发展起来的条件)

(1)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的质量 -- 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游览价 值首先体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上。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孤独的景点,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 所要开发的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的景点,其游览价值也会下降。

(2)市场距离

概念 -- ①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分布地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②经济距离指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用图表示如下)

  

  

结论 --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游览价值不一定呈正比。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较大。

原因 -- ①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和条件 ②旅游是一项耗资较大、费时较多的生活消费活动,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旅游资源所处的交通位置的优越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如果旅游资源的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既增加了旅游者的心理顾虑,又使来往路程耗时过多,前往旅游人数就很少。

例如:(教材76页)天柱山风光

(4)地区接待能力

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涉及到食、宿、行、购、游、娱等许多方面。提高地区接待能力的途径有:

①加强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 ②旅游活动配套设施的建设 ③提高服务质量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概念 -- ①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