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鲁教版)
必修1: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鲁教版)第1页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完成下列要求:联系化学知识,认识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像资料,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基本形态,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4、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活动1: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阅读课本"认识喀斯特地貌"标题下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说一说什么叫喀斯特。

(2)写出喀斯特作用的方程式,归纳其作用的本质是含有 的水对 岩石的 和 作用。

(3)将下列词组代表的序号填入图3-3-1中,说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① 岩石的可溶性 ②岩石的空隙和裂隙 ③水的流动性 ④岩石裂隙的类型和连通性 ⑤水中所含CO2、有机酸、无机酸的数量

(4)读课本"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A、B、C分别对应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早、中、晚三个阶段,说一说三个阶段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将1~8代表的地貌形态正确填入表3-3-1中的空档中。

表3-3-1 喀斯特地貌基本形态 类型 形态及其演变 成因 地表喀斯特地貌 石芽→石林→ 、峰丛→ →残峰 溶蚀 溶沟→ →溶蚀谷地 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 、 、 淀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