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第1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页的内容。

教材与学情分析:

"探索规律"是《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教材是通过创设新年联欢会会场情境,让学生观察有规律排列的彩旗、小灯笼、小花、小朋友,发现并认识以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规律的基础,也是今后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本节课主要探索的是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考虑到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经受过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稍稍提高一点要求,探寻稍复杂的规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分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以上分析,我做了如下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的重复排列规律。

2、通过观察与实践的活动体验,掌握找规律的几种基本方法。

3、通过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与实践,学生能发现一些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图案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体会规律。

1、猜颜色。

师:咱们先来做个游戏,猜颜色。你都知道些什么颜色呀!(学生自由说颜色。)咱们看大屏幕,一会儿在大屏幕的右边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的圆,这些圆都有不同的颜色,你看出什么颜色就大声地读出来,看谁看得准,读得快。

师:再猜。为什么猜不准了呢?(预设:第一次不乱,有规律,第二次没有规律,乱)

2、揭题。

那我们就把不乱的这种变化情况用一个词来说明,这个词叫做"规律","规律"很重要,正是因为第一次出现的圆是有"规律"的,所以一猜就准,而第二次出现时,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总是猜不准,你们说"规律"重要吗?所以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来上一节课,叫"找规律"(出示课题)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找有规律的事物。

请同学们看屏幕,看看你们会不会找规律,瞧,这儿一群小学生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上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我们同桌说一说,看谁发现最多?

2、探究彩旗、小灯笼、小花的排列规律。

(1)你们都发现了一些什么规律?咱们来交流交流。

(2)从左向右观察,它的规律是怎样的?

(3)归纳:像彩旗的一黄一红,灯笼的一红两蓝,小花的一红一紫,小朋友的一男一女就是一组,只要找到一组,再看看是不是一组一组重复出现,我们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3、探究稍复杂的规律。

让学生说一说发现的规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位置等方面发现规律。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人们找规律是为了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们会用规律吗?